Your conditions: 王炳
  • 不同脂肪酸来源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4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通过以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代乳品中的乳脂,研究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初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但脂肪源不同的5种代乳品:1)代乳品中脂肪全部来自于乳脂;2)代乳品中脂肪中50%来自于椰子油,50%来自于乳脂;3)代乳品中脂肪中100%来自于椰子油;4)代乳品中脂肪中50%来自于棕榈油,50%来自于乳脂;5)代乳品中脂肪中100%来自于棕榈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1)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14~56日龄犊牛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的没有显著影响(P>0.05);2)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哺乳期犊牛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哺乳期犊牛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钙、磷表观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乳脂改变了代乳品中的脂肪酸组成,但不同脂肪酸组成的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无显著影响。

  • 牛奶微生物群落与奶牛乳腺健康和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关系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0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微生物非培养技术的重大进展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牛奶微生物这一复杂的群落有了新的认识,即牛奶微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多方面的生物学作用,并且可以直观反映奶牛机体的代谢水平并影响新生犊牛的营养代谢与健康。因此,本文总结了奶牛牛奶微生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描述了牛奶微生物的内源性途径假说,讨论了其在奶牛乳腺健康与犊牛胃肠道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概述了包含16S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在牛奶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多组学技术在奶牛瘤胃代谢以及泌乳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0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相比传统的研究方法,组学技术从更加基础和全面的角度来研究生物学问题,并对物质代谢的分子生物学规律及机制进行解析,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目前为止,组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奶牛营养生理研究中,而多组学联合应用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多组学技术联合应用在奶牛瘤胃代谢、泌乳生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奶牛科学的研究以及奶牛健康高效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 稻草或玉米秸秆替代苜蓿对奶牛氮代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23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稻草或玉米秸秆替代苜蓿对奶牛氮代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选择45头泌乳中期的经产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头牛。各组饲喂含不同粗饲料的饲粮,饲粮精粗比均为55:45:苜蓿组(23%苜蓿干草+7%羊草,AH组)、玉米秸秆组(30%玉米秸秆,CS组)和稻草组(30%稻草,RS组),。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CS组和RS组奶牛的粪氮排泄量显著高于AH组(P<0.05),RS组奶牛的尿氮排泄量显著高于AH组和CS组(P<0.05)。RS组奶牛的血清尿素氮和肌酸酐含量显著高于AH组(P<0.05)。RS组奶牛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AH组和CS组(P<0.05)。CS组奶牛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AH组(P<0.05),而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AH组和RS组(P<0.05)。各组奶牛的肝脏、肾脏组织切片结构清晰,未见明显异常。由此可见,饲喂玉米秸秆或稻草粗饲料的奶牛粪氮、尿氮排泄量的增加导致奶牛氮的利用效率降低。各组奶牛肝脏和肾脏的组织形态无显著变化,但饲喂玉米秸秆或稻草饲粮可导致奶牛血清中反映肝脏、肾脏健康功能的指标升高。

  • 牛奶体细胞生成与乳品质量和安全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23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牛奶体细胞数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偏高意味着奶牛可能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在奶牛正常生理状态下,牛奶体细胞的组成和数量都是基本稳定的,而当乳房外伤或疾病(如乳房炎等)发生时,牛奶体细胞数增多,产奶量降低,乳品质量下降。牛奶的品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是奶牛养殖工作者必须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牛奶体细胞生成与产奶量和乳品质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