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鸟类应激检测方法探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糖皮质激素(GC)可以用来反映鸟类的应激水平、监测鸟类的应激状况,进而了解环境对鸟类生存和繁殖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中,血液、粪便以及羽毛均可作为鸟类糖皮质激素检测的材料,但目前在我国主要采用血液和粪便,而对羽毛糖皮质激素的检测及其生态学研究尚属于空白,需要对激素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完善。本文介绍了血液、粪便和羽毛这3种采样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每种采样技术的优缺点、影响检测的因素,论述了羽毛作为一项非损伤或微损伤采样技术在鸟类应激监测中的重要性,并建议在激素研究中,羽毛的采样技术可以作为血液和粪便采样的补充手段,而不是替代手段。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就羽毛糖皮质激素检测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其形成机制及其生态学意义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 一种猪胃肠道内容物与便微生物梯度离心分离方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一种猪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微生物梯度分离方法。试验首先用分离缓冲液对猪胃肠道内容物及粪便样品进行稀释,寻找最佳稀释比例,再进行梯度离心得到胃肠道内容物及粪便样品中的微生物菌体。本方法得到胃、空肠和回肠内容物样品与分离缓冲液的最佳稀释比例范围为8.0%~12.0%,样品的称取量范围为3.2~4.8 g;盲肠、结肠内容物及粪便样品与分离缓冲液的最佳稀释比例范围为2.0%~4.0%,样品的称取量范围为0.8~1.6 g。对饲喂3种饲粮蛋白质水平(12.0%、15.0%和18.0%)的30 kg猪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其回肠内容物和粪便中微生物氨基酸组成以及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回肠内容物和粪便中微生物菌体大部分氨基酸对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的营养模式响应效果显著(P<0.05),胃肠道内容物与粪便样品微生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条带丰富和清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程度高,获取菌体干重多,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提供方法。

  • 枯草芽孢杆菌对围产期母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围产期母猪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妊娠第85天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2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饲喂至产后第21天结束。分别于母猪妊娠第100和112天以及产后第7、14和21天每组采集8头母猪的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其粪便中微生物数量、短链脂肪酸(SCFA)和生物胺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增加产后第7天母猪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产后第21天粪便中厚壁菌数量(P<0.05)。2)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增加妊娠第100天母猪粪便中乙酸、异丁酸、支链脂肪酸和总SCFA含量(P<0.05),产后第7天粪便中戊酸、直链脂肪酸、异丁酸、异戊酸、支链脂肪酸和总SCFA含量(P<0.05),产后第21天粪便中丙酸、丁酸和直链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产后第14天粪便中异戊酸含量(P<0.05)。3)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增加妊娠第100天母猪粪便中尸胺含量(P<0.05),妊娠第112天粪便中亚精胺和精胺含量(P<0.05),产后第14天粪便中尸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P<0.05)。综上所述,围产期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增加肠道中有益菌数量、部分生物胺和SCFA含量,对改善母猪的肠道健康和营养状况具有有益作用。

  •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和便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复合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和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选择28日龄、初始体重相近的崇仁麻鸡256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Ⅰ组为对照组(标准水平无机组),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的添加水平分别为80、8、80和60 mg/kg(以无机盐形式添加);Ⅱ~Ⅳ组分别以50%、75%和100%复合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各组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 1)各组崇仁麻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Ⅱ、Ⅲ和Ⅳ组崇仁麻鸡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Ⅲ和Ⅳ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5'核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3)各组崇仁麻鸡粪便中铜和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粪便中锌和锰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的情况下,以饲粮中添加

  • 饲粮添加发酵中药渣对围产期母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对母猪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为其在母猪饲粮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kg/t的米糠(对照组)、2 kg/t的中药渣和2 kg/t的发酵中药渣。从妊娠85 d开始饲喂,到产后21 d结束。分别于妊娠110 d和产后21 d,每组随机收集8头母猪的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微生物数量以及短链脂肪酸(SCFA)和生物胺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丁酸(P=0.086)、直链脂肪酸(P=0.068)和总SCFA(P=0.089)含量呈增加趋势,苯乙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后粪便中1,7-庚二胺和酪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1,7-庚二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乙酸(P=0.068)、丁酸(P=0.082)、直链脂肪酸(P=0.058)和总SCFA(P=0.064)含量呈增加趋势;产后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产前和产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酪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添加中药渣或发酵中药渣可改善围产期母猪后肠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加SCFA含量,减少生物胺含量,这有利于机体的能量供给和健康。

  • 大熊猫便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出能够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和产酶条件的优化。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结合碘液染色法、滤纸分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得到1株纤维素降解菌DL。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Paenibacillus cookii LZ033,它是一种产芽孢且好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为确定菌株DL的最佳产酶条件,选取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以及装液量4个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菌株DL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6、培养温度为35 ℃、摇床转速为125 r/min、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L,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以滤纸酶活力表示)为102.3 U/mL。

  • 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猪便形态和乳汁质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给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猪粪便形态和乳汁质量的影响。将15头膘情、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怀孕母猪随机分配到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Ⅱ组和Ⅲ组母猪每头每天分别补饲0、0.25和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试验从母猪妊娠期的第85天开始到产后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1)给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能改善母猪的粪便形态。2)Ⅲ组母猪初乳中乳蛋白质、生长激素、胰岛素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Ⅱ组和Ⅲ组母猪第10天乳汁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第21天乳汁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母猪第21天乳汁中丙二醛、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得出,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能减少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母猪便秘的发生,并不同程度地改善母猪乳汁质量。

  • 鳙鱼对10种蛋白质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对鱼粉(国产)、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菜籽粕、米糠、豆粕、酶解羽毛粉、棉籽粕、小麦麸、玉米蛋白粉和花生粕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以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按照基础饲料和待测饲料原料7:3的比例构成,并添加0.5%的三氧化二钇(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挑选初体重为(290.02±2.82) g的鳙鱼,随机分成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随机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剩余10组为试验组分别投喂试验饲料。投喂1周后通过虹吸法收集粪便。结果表明:1)10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69.9%~85.7%、73.5%~88.3%、81.2%~91.1%和81.9%~86.3%。2)在10种饲料原料中,米糠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鱼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最高;酶解羽毛粉的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3)各饲料原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维持在65.59%~99.17%,且都以小麦麸较低。由此可见,鳙鱼对鱼粉具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其次是豆粕和花生粕,而酶解羽毛粉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小麦麸各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比较低。

  • 壳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便评分及血清激素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评分及血清激素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选取28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250~2 000 mg/kg壳聚糖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0.05);2)饲粮添加250~2 000 mg/kg壳聚糖显著降低试验第11天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P<0.05);3)饲粮添加适宜剂量的壳聚糖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250~2 000 mg/kg)、生长激素(GH)(500~1 000 mg/kg)和瘦素(LP)(2 000 mg/kg)的浓度(P<0.05),显著降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250~2 000 mg/k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500~1 000 mg/kg)、皮质醇(COR)(250~2 000 mg/kg)和可溶性CD8(sCD8)(500~2 000 mg/kg)的浓度(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壳聚糖能够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降低腹泻,缓解断奶应激。

  • 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便菌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5.87±0.10) kg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正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的混合型抗生素,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6%、8%益生菌发酵苹果渣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和6%益生菌发酵苹果渣均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由此可见,添加6%益生菌发酵苹果渣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率,提高血清中内分泌激素含量,降低尿素氮和胆固醇含量。

  • 新型香糖、香鲜及香甜复合调味剂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香糖、香鲜及香甜复合调味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胃肠肽指标、养分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8±2)日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128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香糖复合调味剂(0.8 g/kg植物香味提取物+0.2 g/kg糖精钠,B组)、香鲜复合调味剂(0.8 g/kg植物香味提取物+0.2 g/kg鲜味组合物,C组)、香甜复合调味剂(0.8 g/kg植物香味提取物+0.2 g/kg植物甜味提取物,D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香糖和香鲜复合调味剂在试验第1~14天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香糖和香鲜复合调味剂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3)饲粮中添加香糖、香鲜及香甜复合调味剂对断奶仔猪血清胃肠肽指标和粪便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香糖和香鲜复合调味剂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养分消化率。

  • 大熊猫便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出能够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和产酶条件的优化。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结合碘液染色法、滤纸分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得到1株纤维素降解菌DL。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Paenibacillus cookii LZ033,它是一种产芽孢且好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为确定菌株DL的最佳产酶条件,选取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以及装液量4个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菌株DL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为6、培养温度为35 ℃、摇床转速为125 r/min、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L,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以滤纸酶活力表示)为102.3 U/mL。

  • 新型甜味剂及鲜味剂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甜味剂及鲜味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胃肠肽指标、养分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7.81±0.82) kg的(28±2)日龄的大白断奶仔猪128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A组)饲喂不加香味剂和甜味剂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0.2 g/kg的糖精钠(B组)、0.2 g/kg的鲜味组合物(C组)和0.2 g/kg的植物甜味提取物(D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D组断奶仔猪第1~14天和第1~28天的料重比均极显著降低(P0.05)。4)各组的粪便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糖精钠、鲜味组合物及植物甜味提取物能够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血清胃肠肽分泌。

  • 复合益生菌和纤维寡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便微生物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和纤维寡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头初始平均体重为(9.72±2.25) 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30%复合益生菌(A组)、基础饲粮+0.08%纤维寡糖(B组)、基础饲粮+0.30%复合益生菌+0.08%纤维寡糖(C组),试验预试期4 d,正试期35 d,正试期分为第1阶段(1~14 d)和第2阶段(15~35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除试验15~35 d时C组试验仔猪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14 d时A、C组试验仔猪腹泻率(D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各组试验仔猪各项血清指标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添加复合益生菌和纤维寡糖可改善断奶仔猪断奶后1~14 d的腹泻情况,提高断奶仔猪断奶后15~35 d的饲料利用效率。

  • 饲粮中短期内单独及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对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短期内单独及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MCC)对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36只健康的体重为(17.95±0.95) g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饲粮不含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葡聚糖组(G组),饲粮含28%燕麦β-葡聚糖;MCC组(M组),饲粮含20%MCC;混合组(GM组),饲粮含14%燕麦β-葡聚糖和10%MCC。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各组小鼠全期(第1~21天)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ADFI)则差异显著(P0.05),各纤维添加组(G组、M组、GM组)与CON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G组和M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均显著低于GM组(P<0.05)。3)试验第4天和第7天,G组小鼠粪便细菌香农-威纳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第13天、第17天时,各组小鼠粪便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各组样品在进化树上各自聚类。由此可见,在小鼠饲粮中短期单独或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MCC均可降低小鼠的ADFI,但不影响小鼠的ADG和脾脏指数;燕麦β-葡聚糖和MCC混合添加比单独添加更能促进小鼠附睾脂肪的沉积;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可降低小鼠粪便细菌的多样性;燕麦β-葡聚糖和MCC的添加均可改变小鼠粪便微生物区系,暗示小鼠后肠可能存在特异性利用这2种纤维的核心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