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发酵白酒糟对育肥猪血浆生化参数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了探讨发酵白酒糟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本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发酵茅台酒糟(FML)替代基础饲粮对育肥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9.95±2.1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48头,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喂于自动饲喂系统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用FML分别替代5%、10%和15%的基础饲粮。于试猪平均体重达60、75和110 kg时,每组随机选取8头,前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体重为60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α–淀粉酶(α-AMY)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10%替代组血浆α-AMY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葡萄糖(GLU)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15%替代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体重为75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LDL-C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10%替代组血浆LDL-C含量及CAT和GSH-Px活性显著活性升高(P<0.05),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15%替代组血浆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UN、HDL-C、GLU含量以及α-AMY、AST和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体重为110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浆α-AMY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UN含量显著降低(P<0.05);10%和15%替代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UN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15%替代组血浆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FML可改变育肥猪的机体代谢和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效果与替代量有关;其中,15%替代可显著改善75和110 kg育肥猪的机体氮代谢能力,增强60 kg育肥猪的机体抗氧化能力。

  • 黄精多糖对种鹌鹑生产性能、蛋品质、孵化性能及血清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精多糖对种鹌鹑生产性能、蛋品质、孵化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 000只产蛋鹌鹑、500只雄性鹌鹑,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黄芪多糖及0.1%、0.4%和0.8%黄精多糖的试验饲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产蛋鹌鹑、25只雄性鹌鹑。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0.4%黄精多糖组和0.4%黄芪多糖组的产蛋率及平均蛋重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0.1%黄精多糖组(P<0.05),0.4%黄精多糖组、0.8%黄精多糖组、0.4%黄芪多糖组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各试验组蛋黄色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黄精多糖组、0.8%黄精多糖组和0.4%黄芪多糖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0.1%黄精多糖组和对照组(P<0.05)。3)0.4%黄精多糖组、0.8%黄精多糖组及0.4%黄芪多糖组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都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0.4%黄精多糖组、0.8%黄精多糖组以及0.4%黄芪多糖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和0.1%黄精多糖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0.4%和0.8%黄精多糖均能提高种鹌鹑生产性能,增加蛋黄色泽和哈氏单位,提高孵化性能,提高血清抗氧化性能,其中以0.4%黄精多糖的效果最佳。

  • 酵母培养物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产奶量[(36.49±1.50) kg]、泌乳天数[(175±6) d]等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g/(d·头)压片玉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g/(d·头) 酵母培养物1、500 g/(d·头)酵母培养物2、100 g/(d·头)酵母培养物3。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0.82 kg/d(P﹤0.05),产奶量显著增加1.18 kg/d(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0.58、0.66 kg/d,产奶量分别提高0.79、0.65 kg/d,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乳成分中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显著提高5.12%和4.83%(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乳脂率分别提高0.26%和2.70%,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47%和3.05%(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71%和1.84%、1.36%和0.96%,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第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第15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血清丙二醛含量在第30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在第15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毛利润提高0.68元/(d·头),其他组均降低。综合分析得出,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负面影响,同时增强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以添加5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1效果较好。

  • 高粱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和益生菌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及肠道结构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粱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和益生菌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肠道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良凤花肉鸡公鸡9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高粱型饲粮(高粱组)、高粱型饲粮+复合酶(高粱+复合酶组)、高粱型饲粮+益生菌(高粱+益生菌组)和高粱型饲粮+复合酶+益生菌(高粱型+复合酶+益生菌组)。试验期为56 d,分为试验前期(1~28日龄)和试验后期(29~56日龄)。试验结束后测定试验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各试验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56天各组之间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第28天,除高粱组外,其他各试验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用高粱替代玉米,显著降低了良凤花肉鸡的生长性能,而在高粱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能获得与对照组相当的生长性能,在高粱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和益生菌对良凤花肉鸡的肠道形态结构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

  • 营养水平和酵母硒对烟台黑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水平和酵母硒对烟台黑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70.30±1.30) kg的烟台黑猪48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Ⅰ组饲喂低营养水平饲粮(消化能水平11.19 MJ/kg、粗蛋白质水平12.28%),Ⅱ组饲喂低营养水平饲粮+0.5 mg/kg酵母硒,Ⅲ组饲喂高营养水平饲粮(消化能水平13.11 MJ/kg、粗蛋白质水平14.73%),Ⅳ组饲喂高营养水平饲粮+0.5 mg/kg酵母硒。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105 d。结果表明:1)Ⅲ、Ⅳ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3)Ⅱ、Ⅳ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营养水平对烟台黑猪生长性能、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酵母硒能够极显著提高烟台黑猪抗氧化能力。

  •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形体指标、组织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4.12±0.02)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将270尾试验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以鱼油、豆油、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5.76%、11.05%、17.65%的试验饲料。结果显示:1)饲料脂肪水平对大口黑鲈肥满度、肝体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脂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上升,17.65%脂肪组显著高于5.76%脂肪组(P0.05)。11.05%脂肪组大口黑鲈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76%和17.65%脂肪组(P0.05),但11.05%脂肪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17.65%脂肪组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脂肪水平能够影响大口黑鲈的脂肪沉积,改变大口黑鲈组织脂肪酸组成,并且通过影响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变大口黑鲈对脂肪的转运和利用的能力。

  • 丝兰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粪便中氮磷排放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丝兰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粪便中氮磷排放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确定仔猪饲粮中丝兰提取物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择120头28日龄、体重(8.00±0.46) 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0、120、150、180 mg/kg丝兰提取物。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Ⅲ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粪便中总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6)与对照组相比,Ⅲ、Ⅳ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丝兰提取物在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20 mg/kg。

  • 蛋氨酸水平对羔羊体况发育、消化道组织形态及血清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水平对羔羊体况发育、消化道组织形态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对7日龄断母乳的湖羊双胞胎公羔,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CON)组和低蛋氨酸(LM)组,1对双胞胎羔羊分别分到2个组中。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8~56日龄),CON组羔羊饲喂基础代乳粉和基础开食料;LM组羔羊饲喂的代乳粉和开食料在CON组基础上分别全部扣除(0.70%和0.40%)额外添加的蛋氨酸,其余营养水平保持一致。第2阶段(57~84日龄),2组羔羊停止饲喂代乳粉且饲粮均为基础开食料。在56和84日龄,各选取6对双胞胎羔羊进行屠宰,分离消化道组织,采集血清样品。结果表明:1)在采食量方面,LM组羔羊对蛋氨酸采食量在8~56日龄、8~84日龄阶段均极显著低于CON组(P0.05);84日龄,2组间体况发育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56日龄,LM组羔羊的瘤胃乳头宽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3)56日龄,LM组羔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低于CON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低蛋氨酸水平抑制了羔羊体况发育(体重、体斜长、胸围、体长指数)及瘤胃乳头宽度的增加,同时降低了机体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然而却提高了干物质采食量;提高饲粮蛋氨酸水平后,羔羊体况发育及消化道组织形态发育也随之得到补偿,但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仍未得到完全改善。

  • 饲粮中添加番茄红素对绵羊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血清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番茄红素对绵羊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2.0±0.5) kg的3月龄湖羊公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单栏饲养。对照组每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天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和400 mg番茄红素。试验期共11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显示:1)饲粮添加200和400 mg/d番茄红素有提高绵羊平均日增重的趋势(0.05≤P0.05);4)饲粮添加200和400 mg/d番茄红素有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趋势(0.05≤P<0.10),添加200 mg/d番茄红素可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番茄红素对绵羊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以200 mg/d添加量的效果较优。

  • 苎麻青贮替代苜蓿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苎麻青贮替代饲粮中苜蓿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胎次、产奶量接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各组以苎麻青贮分别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0(对照组)、33%(试验1组)、67%(试验2组)和100%的苜蓿干草(试验3组)。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苎麻青贮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以及粗灰分的含量均高于苜蓿干草。2)苎麻青贮替代苜蓿干草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苎麻青贮替代苜蓿干草对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试验3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5)对照组和试验1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6)随着苎麻青贮添加比例的增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逐渐升高,试验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苎麻青贮可以替代奶牛饲粮中苜蓿干草,而不影响生产性能、乳成分及血清指标,适宜的替代比例为33%~67%。

  • 包膜酸化剂和小肽螯合铁对夏季蛋鸡生产性能、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及血清免疫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膜酸化剂和小肽螯合铁及其交互作用对夏季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4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饲粮中包膜酸化剂设2个添加水平,小肽螯合铁设4个添加水平。选用576只38周龄健康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A、B、C和D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 mg/kg包膜酸化剂以及0(对照组)、0.04%、0.08%和0.12%小肽螯合铁(铁含量分别为0、60、120和180 mg/kg);E、F、G和H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包膜酸化剂以及0、0.04%、0.08%和0.12%的小肽螯合铁(铁含量分别为0、60、120和180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包膜酸化剂和小肽螯合铁及其交互作用对第3周和第6周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G组第3周和第6周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D组(P<0.05);B组第6周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E组(P<0.05),且料蛋比显著低于D组(P<0.05)。包膜酸化剂对第3周末蛋鸡的蛋重、第6周末的蛋黄指数和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P<0.05);小肽螯合铁对第6周末的蛋黄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小肽螯合铁和包膜酸化剂的交互作用对第6周末的蛋黄指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第6周末的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P<0.05)。第3周末,G组的蛋重显著高于B组(P<0.05),G和H组的蛋黄指数显著高于C组(P<0.05);第6周末,C、D和G组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组的蛋黄指数显著高于C、D和E组(P<0.05),E、F和G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D组(P<0.05)。2)小肽螯合铁及包膜酸化剂和小肽螯合铁的交互作用对第3周和第6周末蛋鸡蛋黄中铁元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B、C、D、F、G和H组第3周和第6周末蛋黄中铁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E组(P<0.01),且H组第3周末蛋黄中铁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B和F组(P<0.01);H组第3周末蛋黄中锌元素含量显著高于F组(P<0.05),B组第6周末蛋黄中锌元素含量显著高于D组(P<0.05)。3)包膜酸化剂对蛋鸡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包膜酸化剂和小肽螯合铁的交互作用对血清T-SOD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C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E、F、G和H组血清T-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F和G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E组(P<0.05)。综合考虑,饲粮中单独添加0.04%和0.08%的小肽螯合铁或与300 mg/kg包膜酸化剂复合添加均有利于维持和延长蛋鸡夏季的产蛋高峰期,改善蛋品质,增加蛋中铁元素的富集,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 氧化鱼油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的影响及精氨酸的干预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及添加精氨酸对其的干预作用。选取初始重为(4.41±0.05) g的健康黄颡鱼6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含2.5%新鲜鱼油(FF组)、1.5%新鲜鱼油+1.0%氧化鱼油(FO1组)、0.5%新鲜鱼油+2.0%氧化鱼油(FO2组)、2.5%新鲜鱼油+0.48% L-精氨酸盐酸盐(FFA组)、1.5%新鲜鱼油+1.0%氧化鱼油+0.48% L-精氨酸盐酸盐(FOA1组)、0.5%新鲜鱼油+2.0%氧化鱼油+0.48% L-精氨酸盐酸盐(FOA2组)的6种饲料,投喂期为56 d。结果显示:在FF、FO1、FO2组中,随着氧化鱼油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逐渐降低,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均逐渐升高,均在FO2组达到极值,与其他2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氧化鱼油饲料添加精氨酸后,在FFA、FOA1、FOA2组的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FOA1、FOA2组的增重率分别比FO1、FO2组升高3.0%和9.9%。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增重率和摄食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氧化鱼油与精氨酸对黄颡鱼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FO1组肝体比显著低于FF组(P﹤0.05),FO2组肠体比与FFA、FOA2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氧化鱼油与精氨酸对黄颡鱼肝体比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FOA1组全鱼粗脂肪含量与FO1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FF、FO1、FO2组中,随着氧化鱼油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逐渐降低,FO2组显著低于FF组(P﹤0.05);氧化鱼油饲料添加精氨酸后,黄颡鱼血清T-AOC分别升高77.0%(FOA1组vs.FO1组)和137.4%(FOA2比FO2),其中后者达显著水平(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氧化鱼油对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氧化鱼油和精氨酸对黄颡鱼血清T-AOC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氧化鱼油会抑制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并降低血清的抗氧化能力,但添加一定量的精氨酸可以缓解氧化鱼油对黄颡鱼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增强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补喂来曲唑对速步马运动性能、血浆与激素水平及体重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喂来曲唑对速步马运动性能、血浆抗氧化指标与激素水及体重的影响。选取平均年龄为2.5岁、平均体重为(398.16±25.34) kg的经过良好速步训练的伊犁马公马10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所有马匹每天饲喂混合牧草10 kg、颗粒精料3 kg,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马匹每天每匹补喂5 mg来曲唑,进行30 d的饲喂试验和训练试验。分别在试验第0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中激素指标;在试验第0天和第30天早晨空腹称重,并进行1 000 m速步赛,分别在赛前1 h、赛后即刻、赛后20 min、赛后2 h颈部静脉采集血液,测定血液酸碱度相关指标和血浆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补喂来曲唑能够提高试验马匹1 000 m速步赛成绩;赛后2 h时,试验组马匹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尿酸(U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SH-Px活力、T-AOC分别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就血液酸碱度相关指标而言,在赛后即刻、赛后20 min、赛后2 h试验组血液中碳酸盐(HCO3-)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碱剩余(BEecf)、pH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10天、第20天、第30天时试验组马匹血浆中睾酮(T)、雄烯二醇(A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补喂来曲唑还可提高速步马体重。因此,给速步马补喂5 mg/(匹·d)可缩短1 000 m速步赛比赛用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酸碱缓冲能力,并使血浆中T和AD水平上升,同时增加速步马的体重。

  • 丝兰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粪便中氮磷排放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丝兰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粪便中氮磷排放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确定仔猪饲粮中丝兰提取物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择120头28日龄、体重(8.00±0.46) 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0、120、150、180 mg/kg丝兰提取物。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Ⅲ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粪便中总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6)与对照组相比,Ⅲ、Ⅳ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丝兰提取物在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20 mg/kg。

  • 辣木梗叶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

  • 太子参茎叶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日龄“大×长”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4个组(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0、1 000、1 500 mg/kg的太子参茎叶多糖,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Ⅰ和Ⅱ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升高(P<0.01),Ⅰ、Ⅱ和Ⅲ组的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2)Ⅱ和Ⅲ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或P<0.05)。3)Ⅰ、Ⅱ和Ⅲ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3(C3)、补体4(C4)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和Ⅲ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4)Ⅰ、Ⅱ和Ⅲ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Ⅱ和Ⅲ组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ADG,降低腹泻率,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太子参茎叶多糖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

  • 碘对1~4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1~4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五龙鹅饲粮中碘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上添加0.2、0.4、0.8、1.6、3.2 mg/kg碘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能显著提高鹅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极显著提高了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P<0.01),显著提高了屠宰率、腿肌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极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碘对1~4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五龙鹅饲粮中碘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mg/kg。

  • 发酵中药渣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血浆生化参数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中药渣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试验选用3~5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长白×大白二元母猪7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kg/t的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试验周期为整个妊娠期,统计返情、空怀和流产的母猪数,窝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仔猪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分别于母猪妊娠第45天、第75天和第114天(分娩当天),每组随机选取8头母猪,耳缘静脉采血,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中药渣或发酵中药渣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第114天时,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妊娠第45天时,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5 kg/t发酵中药渣不影响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代谢,增强抗氧化功能。

  • 发酵葡萄籽粕对5~12周龄五龙鹅消化生理、免疫器官指数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发酵葡萄籽粕对5~12周龄五龙鹅消化生理、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发酵葡萄籽粕使用效果和适宜添加水平。选用5周龄五龙鹅288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各占1/2)。对照组(Ⅰ组为)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Ⅱ组)、4%(Ⅲ组)、6%(Ⅳ组)、8%(Ⅴ组)、10%(Ⅵ组)的发酵葡萄籽粕。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Ⅴ组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胰腺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Ⅳ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Ⅴ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Ⅴ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发酵葡萄籽粕能显著提高5~12周龄五龙鹅消化酶活性,优化肠道组织结构,提高鹅的抗氧化能力,对免疫器官指数没有影响。建议饲粮中发酵葡萄籽粕适宜添加水平为6%~8%。

  • 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粉对胡须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使用桑叶粉(MLM)和发酵桑叶粉(FMLM)对胡须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5日龄岭南黄Ⅲ号胡须鸡392只,按照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6个试验组饲喂分别在基础饲粮中使用5%、10%、20% MLM和5%、10%、20% FMLM的饲粮。预试期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胡须鸡的生长性能随饲粮中MLM使用水平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不同水平的MLM和FMLM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20% MLM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各MLM水平组和20% FMLM组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各试验组胡须鸡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10% MLM组血清ALP活性最低;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 MLM组和20% FMLM组极显著提高了血清TP和GLO含量(P<0.01);各试验组血清白球比(A/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0% MLM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3)10% MLM组胡须鸡血清、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0% FMLM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之,饲粮中使用MLM降低了胡须鸡的生长性能,FMLM对生长性能的影响较MLM有所改善;MLM和FMLM均有降低血脂含量、增强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等作用,但2者的最适使用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