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后期饲粮中添加小麦水解蛋白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含量及胎盘组织营养物质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小麦水解蛋白(HWG)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含量及胎盘组织营养物质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3~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3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母猪在基础饲粮中于妊娠第90~114天期间分别添加1%和2%的HWG,所有饲粮均等能等氮。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初生活仔重(P<0.05),饲粮中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仔猪初生窝重、初生活仔窝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和2%HWG显著提高了妊娠第107天母猪血清中天冬酰胺、组氨酸、鸟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母猪血清中血氨、甘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血氨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缬氨酸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异亮氨酸、苏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精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白蛋白、葡萄糖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胎盘组织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2(SNAT2)、谷氨酸转运载体3(EAAT3)、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2(LAT2)、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胎盘组织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SNAT1)、SNAT2、EAAT3、LAT2、小肽转运载体1(PepT1)、小肽转运载体2(PepT2)、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GLUT2、葡萄糖转运载体3(GLUT3)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HWG能提高胎盘组织营养物质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母体营养物质的转运效率和胎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初生窝重。

  • 反刍动物期骨骼肌发育及营养调控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反刍动物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对其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而妊娠期是胎儿骨骼肌发育的重要时期,Wn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重要通路/信号因子与胎儿骨骼肌发育密切相关,且母体营养水平在该阶段对胎儿骨骼肌肌纤维发育和脂肪组织生成过程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因而,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骨骼肌各组分的发育顺序、发生机制以及母体妊娠期营养水平对胎儿骨骼肌发育的影响。

  • 后期能量饲喂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血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能量饲喂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血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选用长白×大白杂交经产妊娠母猪48头,于妊娠第85天开始按照体重和胎次随机分为低、中等、高和极高4种不同能量饲喂水平组(n=12),4组能量饲喂水平分别为1.12、1.32、1.52和1.72倍维持代谢能需要量,并分别命名为1.12M、1.32M、1.52M和1.72M组。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饲粮,代谢能(ME)为13.38 MJ/kg,粗蛋白质(CP)含量为15.09%。中等能量饲喂水平参照NRC(2012)妊娠母猪有效代谢能推荐值,低、高、极高能量饲喂水平在此基础上分别减少15%、增加15%和增加30%。1.12M、1.32M、1.52M和1.72M组母猪的日采食量分别为2.17、2.56、2.94和3.33 kg/d,代谢能摄入量分别为29.10、34.23、39.37、44.50 MJ/d。试验期为23 d。结果显示:随着妊娠后期能量饲喂水平的增加,哺乳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下降(P<0.05)。妊娠100 d时,随着能量饲喂水平的增加,母猪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线性升高(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二次升高(P<0.05)。在妊娠后期,母猪血清总胆固醇浓度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在妊娠107 d时显著低于妊娠100和85 d时(P<0.05);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在妊娠100 d时显著高于妊娠85、107 d时(P<0.05),且妊娠107 d时显著高于妊娠85 d时(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增加能量饲喂水平可降低母猪哺乳期的采食量;妊娠后期母猪血脂处于生理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增加能量饲喂水平可进一步引起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浓度升高。

  • 限饲对中期母羊血液生化指标及内脏脂肪组织脂肪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饲对妊娠中期母羊血液生化指标、内脏脂肪组织(VAT)脂肪酸组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妊娠湘东黑山羊16只,妊娠时间(45±3) d,体重(29.86±3.07) kg,随机分配至对照组(C组,100%妊娠营养需求)和限饲组(R组,60%妊娠营养需求),每组8只,试验期为妊娠45~100 d。妊娠101 d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瘤胃网膜、肠系膜和肾周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脂肪代谢和能量感知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R组与C组相比:1)血液胰高血糖素、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液瘦素、脂联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2)网膜脂花生四烯酸、棕榈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三烯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系膜脂豆蔻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周脂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3)网膜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催化亚基α2(AMPKα2)基因表达有上调的趋势(0.05展开 -->

  • 后期代谢能水平对绒山羊血浆生殖激素浓度、初乳产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母羊增重、血浆生殖激素浓度、初乳产量、初乳乳成分及羔羊初乳期生长的影响。选用18只体重(39.75±2.86) kg、年龄3~4岁,处于妊娠91 d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根据NRC制订基础饲粮,各组饲粮代谢能分别为7.70(基础饲粮的70%)、11.00(基础饲粮,对照组)、14.30 MJ/kg(基础饲粮的130%)。预试期为妊娠91~100 d,正试期为妊娠101 d至产后第5天。结果表明:1)14.30 MJ/kg饲粮代谢能可显著提高妊娠后期血浆雌二醇(E2)浓度平均值、妊娠后期母羊体增重、产后第1~4天初乳乳蛋白含量及初乳期羔羊平均日增重(P<0.05);母羊饲粮代谢能水平对母羊血浆孕酮(P4)及催乳素(PRL)浓度、初乳乳脂含量(产后第4天除外)、羔羊初生重影响不显著(P>0.05)。2)7.70 MJ/kg饲粮代谢能可降低妊娠后期母羊血浆E2、P4及PRL浓度平均值,妊娠后期母羊体增重,羔羊初生重,初乳产量(产后第5天除外),初乳乳蛋白含量(产后第1、3天除外),初乳期羔羊平均日增重,但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初乳乳脂含量(产后第3天除外)。因此,饲粮代谢能为14.30 MJ/kg更适合妊娠后期母羊,为应对饲草料不足可以以代谢能为7.70 MJ/kg的饲粮限饲。

  • 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第85天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饲喂至产后第21天结束。分别于仔猪7和21日龄,每组选取8窝仔猪,每窝选1头体重接近的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生化参数;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其中微生物数量及短链脂肪酸、生物胺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7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和色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亚精胺(P=0.068)和精胺(P=0.074)含量以及乳酸杆菌/大肠杆菌(P=0.053)呈增加趋势;试验组21日龄仔猪血浆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粪便中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调控哺乳仔猪脂代谢和氮代谢相关血浆生化参数,减少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增加肠道部分生物胺和乙酸含量,从而改善哺乳仔猪的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

  • 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哺乳仔猪血浆生化参数、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第85天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饲喂至产后第21天结束。分别于仔猪7和21日龄,每组选取8窝仔猪,每窝选1头体重接近的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生化参数;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其中微生物数量及短链脂肪酸、生物胺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7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和色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亚精胺(P=0.068)和精胺(P=0.074)含量以及乳酸杆菌/大肠杆菌(P=0.053)呈增加趋势;试验组21日龄仔猪血浆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粪便中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调控哺乳仔猪脂代谢和氮代谢相关血浆生化参数,减少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增加肠道部分生物胺和乙酸含量,从而改善哺乳仔猪的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

  • 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复合菌的最适添加量。选取体况相近、妊娠第80天的3胎“大×长”杂交母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Ⅱ组和Ⅲ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和450 mL/d的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发酵液。预试期5 d,正试期37 d。正式试验从妊娠第85天开始,产后第7天结束,其中产后7 d内饲粮中不添加复合菌发酵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Ⅱ组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增加(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仔猪初生重显著增加(P<0.05)。2)Ⅰ组和Ⅱ组分娩母猪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增加(P<0.05)。3)Ⅰ组和Ⅲ组分娩母猪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繁殖性能和血浆脂质代谢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300 mL/d;从血浆抗氧化能力和经济效益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150 mL/d。

  • 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浆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妊娠后期母猪饲粮中复合菌的最适添加量。选取体况相近、妊娠第80天的3胎“大×长”杂交母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Ⅱ组和Ⅲ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300和450 mL/d的乳酸菌与酵母菌的复合菌发酵液。预试期5 d,正试期37 d。正式试验从妊娠第85天开始,产后第7天结束,其中产后7 d内饲粮中不添加复合菌发酵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Ⅱ组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增加(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仔猪初生重显著增加(P<0.05)。2)Ⅰ组和Ⅱ组分娩母猪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增加(P<0.05)。3)Ⅰ组和Ⅲ组分娩母猪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繁殖性能和血浆脂质代谢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300 mL/d;从血浆抗氧化能力和经济效益来看,复合菌发酵液的最适添加量为150 mL/d。

  • 不同氮能比饲粮对环江香猪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环江香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栏(重复),每个栏3头。配种后2组母猪分别饲喂高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4.73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3.11%,氮能比为0.89)和低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2.24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9.77%,氮能比为0.80),于妊娠第45、75和110天每栏取1头母猪屠宰,收集每窝中最大体重、中间体重和最小体重胎猪对应的羊水和尿囊液,测定生化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妊娠时间和相同标准体重条件下,与低氮能比饲粮组相比,高氮能比饲粮组尿囊液中妊娠75 d最小体重胎猪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妊娠75 d中间、最小体重胎猪和妊娠110 d最小体重胎猪谷草转氨酶活性,妊娠45、75 d最大体重胎猪尿酸含量,妊娠45 d中间、最小体重胎猪和妊娠75 d最大体重胎猪肌酸激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最小体重胎猪相比,高氮能比饲粮组妊娠45和75 d与低氮能比饲粮组妊娠45和110 d时最大体重胎猪羊水中白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2个饲粮组胎猪羊水中尿素和尿酸含量以及尿囊液中尿酸含量逐渐增加。由上可见,高氮能比饲粮可通过调节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促进胎猪的生长发育;与中间、最小体重胎猪相比,最大体重胎猪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更高

  • 不同氮能比饲粮对环江香猪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环江香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栏(重复),每个栏3头。配种后2组母猪分别饲喂高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4.73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3.11%,氮能比为0.89)和低氮能比饲粮(消化能为12.24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9.77%,氮能比为0.80),于妊娠第45、75和110天每栏取1头母猪屠宰,收集每窝中最大体重、中间体重和最小体重胎猪对应的羊水和尿囊液,测定生化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妊娠时间和相同标准体重条件下,与低氮能比饲粮组相比,高氮能比饲粮组尿囊液中妊娠75 d最小体重胎猪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妊娠75 d中间、最小体重胎猪和妊娠110 d最小体重胎猪谷草转氨酶活性,妊娠45、75 d最大体重胎猪尿酸含量,妊娠45 d中间、最小体重胎猪和妊娠75 d最大体重胎猪肌酸激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最小体重胎猪相比,高氮能比饲粮组妊娠45和75 d与低氮能比饲粮组妊娠45和110 d时最大体重胎猪羊水中白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2个饲粮组胎猪羊水中尿素和尿酸含量以及尿囊液中尿酸含量逐渐增加。由上可见,高氮能比饲粮可通过调节羊水和尿囊液生化参数促进胎猪的生长发育;与中间、最小体重胎猪相比,最大体重胎猪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更高

  • 后期母羊饲粮精料比例对羔羊生长性能、消化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母羊饲粮精料比例对羔羊生长性能、消化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6只妊娠90 d、平均体重为(44.45±2.20) kg的初产湖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各组母羊妊娠期饲粮精料比例分别为50%、40%和30%,分娩后母羊饲喂相同的全混合日粮(TMR)。羔羊10日龄,每只母羊取1只羔羊断母乳,饲喂代乳粉;15日龄补饲开食料;20日龄补饲苜蓿干草,自由采食至60日龄。每10 d测定1次羔羊体重,51~60日龄进行羔羊消化代谢试验,20和60日龄采集羔羊血液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妊娠后期母羊饲粮精料比例对羔羊1、10、20、30、40、50、60日龄体重,20、60日龄体尺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母羊饲粮精料比例降低,20日龄羔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60日龄50%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或P<0.01);30%组20和60日龄羔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血清中MDA的含量在20日龄时随母羊饲粮精料比例的降低而极显著降低(P<0.01),60日龄时50%组显著高于30%组(P<0.05)。结果提示,妊娠后期母羊饲粮的精料比例对产后早期断奶羔羊的体重、体尺、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随母羊饲粮精料比例的降低,羔羊血清的抗氧化能力提高。

  • 饲粮添加发酵中药渣对围产期母猪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对母猪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为其在母猪饲粮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kg/t的米糠(对照组)、2 kg/t的中药渣和2 kg/t的发酵中药渣。从妊娠85 d开始饲喂,到产后21 d结束。分别于妊娠110 d和产后21 d,每组随机收集8头母猪的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微生物数量以及短链脂肪酸(SCFA)和生物胺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丁酸(P=0.086)、直链脂肪酸(P=0.068)和总SCFA(P=0.089)含量呈增加趋势,苯乙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后粪便中1,7-庚二胺和酪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1,7-庚二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乙酸(P=0.068)、丁酸(P=0.082)、直链脂肪酸(P=0.058)和总SCFA(P=0.064)含量呈增加趋势;产后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产前和产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酪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添加中药渣或发酵中药渣可改善围产期母猪后肠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加SCFA含量,减少生物胺含量,这有利于机体的能量供给和健康。

  • 不同氮能比饲粮对环江香猪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的环江香猪48头,根据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3头猪。配种后分别饲喂高氮能比饲粮[消化能(DE)为14.73 MJ/kg,粗蛋白质(CP)含量为13.11%,氮能比为0.89]和低氮能比饲粮(DE为12.24 MJ/kg,CP含量为9.77%,氮能比为0.80)。分别于妊娠第45、75和110天每栏取1头母猪,处死屠宰,收集每窝中最大体重、平均体重和最小体重胎猪对应的脐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管发育相关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低氮能比饲粮组相比,高氮能比饲粮显著上调了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P<0.05),包括妊娠45 d最大体重胎猪的VEGF和VEGFR2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VEGF表达量;妊娠75 d最大体重胎猪的VEGF、VEGFR2和eNOS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VEGF和eNOS表达量,最小体重胎猪的VEGFR2表达量;妊娠110 d最大体重胎猪的FGF、VEGFR2和eNOS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FGF和VEGFR2表达量,最小体重胎猪的VEGF和eNOS表达量。不同妊娠期相同标准体重、同一妊娠期不同标准体重胎猪的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存在差异。由此可见,高氮能比饲粮可能由于其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较高而显著上调了妊娠环江香猪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不同妊娠期或同一妊娠期不同标准体重胎猪的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

  • 饲粮添加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对母猪繁殖性能与子代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微生物发酵中药渣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子代发育的影响,为中药渣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85 d的健康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kg/t米糠(对照组)、2 kg/t中药渣制剂(由黄芪、当归、熟地黄和白芍等组成,中药渣组)和2 kg/t发酵中药渣制剂(发酵中药渣组)。从产前21 d开始饲喂,到产后28 d结束。分别于妊娠110 d、产后21 d时测量母猪背膘厚,记录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和母猪产后发情间隔;记录仔猪初生窝重,7、14和28日龄窝增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每天观察仔猪腹泻情况,并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中药渣组断奶仔猪窝增重显著增加(P<0.05),中药渣组(P=0.053)和发酵中药渣组(P=0.075)仔猪1~14日龄腹泻率呈增加趋势、1~21日龄腹泻率显著增加(P<0.05);与中药渣组相比,发酵中药渣组仔猪7日龄窝增重显著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呈升高趋势(P=0.053)。由此可见,围产期母猪饲粮添加中药渣制剂虽然造成哺乳仔猪一定程度的腹泻,但可促进其生长发育,添加发酵中药渣制剂效果更好。

  • 枯草芽孢杆菌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子代生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子代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85 d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为妊娠85 d至产后21 d。分别于母猪妊娠85、112 d和产后21 d测量母猪背膘厚并计算背膘损失。于产后1和21 d耳缘静脉采血,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浆生化指标。于产后1 d记录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并称取仔猪出生窝重。于产后21 d称取仔猪断奶窝重并计算断奶窝日增重;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窝仔猪腹泻情况,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仔猪1~7 d和1~21 d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了产后21 d母猪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且产后1 d母猪血浆白蛋白(P=0.087)和IgM(P=0.096)含量以及产后21 d背膘厚(P=0.096)均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虽然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但可增强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和免疫力,降低仔猪腹泻率。

  • 母猪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和胎盘脂质氧化代谢的影响,以探索母猪妊娠期脂肪沉积与繁殖性能的关系。本试验度量了846头经产大白母猪妊娠第109天时的背膘厚度,并分为3组,背膘厚度≤18 mm的为第1组(母猪192头),背膘厚度为19~22 mm的为第2组(母猪265头)、背膘厚度≥23 mm的为第3组(母猪389头)。记录母猪分娩后的产仔性能,测定胎盘组织中脂质、氧化产物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尽管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对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木乃伊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死胎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和胎盘效率(P0.05)。值得注意的是,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显著影响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P<0.05),第3组的每窝初生重≤0.9 kg的仔猪数和每窝初生重≤1.0 kg的仔猪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在第3组的胎盘组织中,不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而且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3)妊娠末期母猪胎盘组织中ROS水平与总产仔数、初生窝重及胎盘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MDA水平与窝产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母猪妊娠末期背膘厚度与产仔性能密切相关。妊娠末期维持背膘厚度在19~22 mm,母猪可获得较高的产仔性能;背膘厚度≤18 mm时,会增加死胎数;而背膘厚度≥23 mm时,会引起胎盘组织中脂质过度沉积,从而加剧胎盘氧化应激的发生。

  • 繁殖母羊的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殖阶段、胎次繁殖母羊的氧化应激及氧化损伤状态。试验1选取体重、体况相近的2~3胎空怀期、妊娠期(30、60、120 d)、分娩及哺乳期(21 d)的崇明白山羊各5只;试验2选取后备、1胎、2~3胎、4~5胎、6胎及以上的崇明白山羊母羊各5只。分别采集血样,测定血清自由基代谢指标[皮质醇、过氧化氢(H2O2)含量]、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蛋白质羰基化(PC)含量]。结果表明:试验1,从空怀期至哺乳期,血清皮质醇、H2O2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分娩时达最高值,较空怀期显著提高(P0.05),4~5胎、6胎及以上血清H2O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血清SOD及GSH-Px活力逐级递减,6胎及以上较后备母羊下降显著(P<0.05);血清MDA、8-ISO-PGF2α、8-OHDG和PC含量逐渐增加,6胎及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综上所述,伴随着妊娠的进行,母羊体内的自由基代谢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体内的抗氧化水平也相应提高以维持氧化-抗氧化体系平衡,但在妊娠后期至哺乳期激增的活性氧自由基破坏了自由基稳衡体系,导致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随着母羊胎次的增加,抗氧化能力逐渐减弱,高胎次母羊氧化损伤严重。

  • 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后期伊犁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伊犁马妊娠后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明确伊犁马在妊娠后期对钙、磷的适宜需要量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年龄、胎次、体重相近、无亲缘关系、处于妊娠后期的伊犁母马25匹,按照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饲粮钙和磷日饲喂量分别为36.00和26.30 g/d(饲粮Ⅰ组)、39.00和28.30 g/d(饲粮Ⅱ组)、42.00和30.30 g/d(饲粮Ⅲ组)、45.00和32.30 g/d(饲粮Ⅳ组)以及48.00和34.30 g/d(第Ⅴ组)。饲养试验为期3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20 d。试验期间采集各组饲粮、剩料、粪便和尿液样本用于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试验结束后采集空腹血样以测定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钙、磷水平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总能、氮、钙、磷的保留率及可消化能、可消化氮、可消化磷的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浆中离子钙、甲状旁腺素、骨钙素、胎盘催乳素、垂体泌乳素、孕酮、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氨酸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亦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饲粮钙、磷水平对血浆中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也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Ⅰ、Ⅱ和Ⅲ组可消化钙利用率显著高于饲粮Ⅴ组(P<0.05),当饲粮钙、磷水平分别超过42.00和30.30 g/d时,可消化钙的利用率逐渐下降。饲粮Ⅱ和饲粮Ⅴ组母马血浆中磷水平显著高于饲粮Ⅳ组(P<0.05)。除饲粮Ⅴ组外,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血浆中降钙素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01)。饲粮Ⅱ和饲粮Ⅳ组血浆中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饲粮Ⅰ组(P<0.05),饲粮Ⅲ组则显著低于饲粮Ⅰ和饲粮Ⅴ组(P<0.05)。血浆中雌酮水平的变化规律与雌二醇一致。此外,提高饲粮钙、磷水平可增加血浆中生长激素的水平,除饲粮Ⅲ组外,其他各组血浆中生长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饲粮Ⅰ组(P<0.05)。由此可见,当饲粮钙水平在36.00~48.00 g/d、磷水平在26.30~34.30 g/d之间时,增加饲粮钙、磷水平不影响妊娠后期伊犁马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但血浆中雌二醇和雌酮水平降低,而生长激素水平增加。

  • 饲粮添加脯氨酸对环江香猪体成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体成分的影响。选取32头妊娠15 d的环江香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77% 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和1.00% L-脯氨酸(脯氨酸组)的饲粮。分别于妊娠第45和70天时,每个重复选择1头母猪屠宰,测定其体成分。结果表明:与等氮对照组相比,妊娠第45天时脯氨酸组环江香猪的脂肪率显著降低(P<0.05),皮肤率呈增加趋势(0.05≤P<0.10);妊娠第70天时脯氨酸组的脂肪率显著增加(P<0.05),皮肤率呈降低趋势(0.05≤P<0.10),背最长肌中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精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呈增加趋势(0.05≤P<0.10)。与妊娠第45天时相比,妊娠第70天时脯氨酸组的脂肪率显著增加(P<0.05),瘦肉率与皮肤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脯氨酸可增加妊娠环江香猪机体脂肪和精氨酸的沉积量,妊娠中期的机体脂肪沉积量比妊娠前期有所增加,从而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