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实验室超声波的情绪意义与测量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5-15

    摘要: 大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实验研究中,其中不乏需要对实验对象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的研究。大鼠的超声波具有情绪表达与情绪传递的功能:使用FM-50kHz超声波表达愉悦的积极情绪;使用flat-50kHz用于社交通讯;使用22kHz范围的超声波表达焦虑、厌恶等消极情绪。通过采集并分析大鼠的超声波,可以量化大鼠在实验操作中的情绪状态。本文论述了大鼠超声波的情绪意义,并针对大鼠超声波的测量与分析给出了建议。

  • 丁酸梭菌抑制脂多糖致急性应激肠道损伤的效果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健康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PS)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结构、肠道二糖酶活性及肠道炎症的影响。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丁酸梭菌组,每4只大鼠1笼,每组3笼。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LPS+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05%丁酸梭菌。试验第40天,LPS组、LPS+丁酸梭菌组大鼠称重后按照4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LPS(LPS浓度为1.5 mg/mL,注射量在1.0 mL左右),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3 h后处死采样。结果表明:1)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显著增加了空肠及回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但较对照组也未见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生长的无负面影响,给大鼠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可抑制LPS急性应激下LPS对肠道蔗糖酶活性的降低,缓解对肠道黏膜结构的破坏,提高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肠道炎症。

  • 丁酸梭菌抑制脂多糖致急性应激肠道损伤的效果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健康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PS)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结构、肠道二糖酶活性及肠道炎症的影响。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丁酸梭菌组,每4只大鼠1笼,每组3笼。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LPS+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05%丁酸梭菌。试验第40天,LPS组、LPS+丁酸梭菌组大鼠称重后按照4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LPS(LPS浓度为1.5 mg/mL,注射量在1.0 mL左右),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3 h后处死采样。结果表明:1)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显著增加了空肠及回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但较对照组也未见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生长的无负面影响,给大鼠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可抑制LPS急性应激下LPS对肠道蔗糖酶活性的降低,缓解对肠道黏膜结构的破坏,提高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肠道炎症。

  • 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攻毒空肠形态结构、上皮细胞数量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攻毒大鼠空肠形态结构、上皮细胞数量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A、B、C、D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B组饮用蒸馏水,C、D组饮用蒸馏水中添加20 μg/mL的香菇多糖;试验第15天B、D组灌服1×1010 CFU/mL大肠杆菌K88,A、C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18天心脏采血处死,取空肠固定和冻存,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高碘酸雪夫氏(PAS)染色,测定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宽度、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数量和上皮杯状细胞(GC)数量,计算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空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各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C组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A、B组(P0.05)。D组Occlud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B和C组,B组Occludin表达水平高于A组。综上,大鼠饮用水中添加香菇多糖可改善大鼠空肠形态结构,并提高其抵抗大肠杆菌感染能力,促进Occludin的表达。

  • 金雀异黄素对雌性体内促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雌性大鼠体内促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选取40只SD雌性大鼠[体重(200±20) 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NC)组、GEN低(L)、中(M)、高剂量(H)组及阳性对照(PC)组,每组8只,NC组灌胃花生油(其他组灌胃试剂以此为溶剂);L、M、H组分别灌胃15、30、60 mg/(kg BW•d)GEN,PC组灌胃己烯雌酚0.5 mg/(kg BW•d)。试验期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卵巢IGF-1、IGFB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试验组血清中FSH、LH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作用效果与PC组一致;试验组血清IGF-1含量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PC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IGFBP-1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PC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卵巢组织中IGF-1、IGFBP-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M、H组显著升高(P<0.05),与PC组变化一致。由此可见,GEN能够提高雌性大鼠血清FSH、LH含量、降低血清IGF-1含量、提高血清IGFBP-1含量,同时提高卵巢中IGFBP-1、IGF-1 mRNA的表达水平,这些指标协同作用于卵巢,能够促进卵泡的成熟,调节卵巢功能。

  • 益生菌抵御急性腹泻的效果及其对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酪酸梭菌或唾液乳酸菌对预防急性腹泻、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效果。选取清洁级21日龄断奶Wistar大鼠[平均体重(57.45±6.23) g]48只,随机分在4个组:正常对照组(C1组)、模型对照组(C2组)、酪酸梭菌组(T1组)、唾液乳酸菌组(T2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大鼠。试验期共9 d,C1、C2组经口灌服生理盐水, T1、T2组分别灌服酪酸梭菌和唾液乳酸菌。第8天开始除C1组外,其余各组灌服番泻叶制剂致泻,记录各组大鼠腹泻情况。试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并采集血液及肠道样品。结果显示:1)灌服番泻叶后各组大鼠均出现腹泻。C2组稀便率、腹泻指数、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C1组(P<0.01);而与C2组相比,T1、T2组腹泻指数、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C2组相比,T1、T2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极显著升高(P<0.01),且T1组回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升高(P<0.05)。3)C2组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高于C1组(P<0.05);而与C2组相比,T1组回肠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说明,在本试验中,酪酸梭菌与唾液乳酸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番泻叶引起的大鼠急性腹泻,降低肠道通透性,同时具有增强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 饲粮中添加香菇多糖对断奶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香菇多糖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健康的断奶Wistar大鼠,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2个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了84 mg/kg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有效含量为30%)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血清和空肠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不同程度降低了血清(P<0.05)和空肠(P=0.08)丙二醛含量;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此外,饲粮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提高了断奶Wistar大鼠盲肠食糜中乳酸菌的数量(P=0.07),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并显著提高了盲肠食糜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大鼠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有效含量为30%)可以改善其抗氧化能力、空肠黏膜形态结构和盲肠菌群结构,进而提高生长性能。

  • 苜蓿皂苷对胆固醇逆向转运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清道夫受体BⅠ mRNA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以大鼠肝脏和肝脏细胞(BRL细胞)及小鼠巨噬细胞(ANA-1细胞)为研究对象,从动物和细胞水平上研究苜蓿皂苷对胆固醇逆向转运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清道夫受体BⅠ(SR-BⅠ)mRNA表达的影响。取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苜蓿皂苷组、高脂模型组和高脂苜蓿皂苷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苜蓿皂苷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2组均饲喂高脂饲粮,饲喂4周后,苜蓿皂苷组和高脂皂苷组从第5周开始每天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灌胃4周。采用胎牛血清作用于BRL细胞48 h,构建脂变模型,将BRL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细胞)、苜蓿皂苷组(正常细胞)、脂变模型组(脂变细胞)和脂变皂苷组(脂变细胞),苜蓿皂苷组、脂变皂苷组培养液中添加苜蓿皂苷(终浓度300 μg/mL),培养24 h。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于ANA-1细胞48 h,构建荷脂模型,将ANA-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细胞)、苜蓿皂苷组(正常细胞)、荷脂模型组(荷脂细胞)和荷脂皂苷组(荷脂细胞),苜蓿皂苷组、荷脂皂苷组培养液中添加苜蓿皂苷(终浓度300 μg/mL),培养24 h。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大鼠肝脏、BRL细胞和ANA-1细胞中ABCA1、SR-BⅠ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苜蓿皂苷显著提高了正常大鼠肝脏ABCA1和SR-BⅠ mRNA表达量(P0.05);2)苜蓿皂苷显著提高了正常BRL细胞ABCA1和SR-BⅠ mRNA的表达量(P0.05);3)苜蓿皂苷显著降低正常ANA-1细胞ABCA1 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苜蓿皂苷可通过上调大鼠肝脏和正常肝脏细胞ABCA1和SR-BⅠ mRNA的表达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增强肝脏胆固醇排泄,从而发挥其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苜蓿皂苷对肝脏及肝脏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皂苷对大鼠肝脏及大鼠肝脏细胞(BRL细胞)胆固醇清除和转运途径中关键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ABCG5)、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mRNA表达量的影响,从个体和细胞水平初步探讨苜蓿皂苷调控胆固醇清除和转运的分子机制。采用高脂饲粮建立大鼠高脂模型,测定苜蓿皂苷对正常、高脂大鼠血清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肝脏LDLR、ABCG5、ABCG8 mRNA表达量的影响;采用高糖DMEM培养液建立BRL细胞脂变模型,测定苜蓿皂苷浓度对BRL细胞活性的影响,测定苜蓿皂苷对正常、脂变细胞LDLR、ABCG5、ABCG8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苜蓿皂苷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清中TG、TC和LDL-C的含量(P0.05)。结果提示,苜蓿皂苷可通过调控LDLR、ABCG5、ABCG8 mRNA的表达来增加肝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和转运,从而降低机体胆固醇的含量。

  • 地顶孢霉培养物对生长性能、血清与肝脏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大鼠生长性能、血清与肝脏抗氧化以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大鼠。5组分别是对照组和4个不同地顶孢霉培养物剂量组(10、50、250和1 250 mg/kg BW组),连续灌胃21 d。结果表明:地顶孢霉培养物极显著提高大鼠的平均日增重(P<0.01);提高了大鼠肝脏指数、胸腺指数;提高了大鼠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葡萄糖(GLU)含量,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提高了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提高了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同时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白介素-4(IL-4)含量,降低白介素-1b(IL-1b)和白介素-17(IL-17)含量。综合各项指标,地顶孢霉培养物能够提高SD大鼠平均日增重,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其中以250 mg/kg BW的添加量为最佳。

  • 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及其长效化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p[Gly2]GLP-2)、聚乙二醇修饰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PEG-p[Gly2]GLP-2)和p[Gly2]GLP-2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利用p[Gly2]GLP-2修复断奶仔猪肠道损伤提供参考依据。18只280 g左右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皮下注射p[Gly2]GLP-2(5.64 nmol/kg)、PEG-p[Gly2]GLP-2(5.64 nmol/kg)和p[Gly2]GLP-2微球(15 mg/只),定点采血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1) PEG-p[Gly2]GLP-2的半衰期(t1/2)是p[Gly2]GLP-2的4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和平均滞留时间(MRT0-t)是p[Gly2]GLP-2的3倍,清除率(CL)是p[Gly2]GLP-2的1/2,2者的达峰浓度(Cmax)相差不大,PEG-p[Gly2]GLP-2的达峰时间(Tmax)滞后于p[Gly2]GLP-2。2)p[Gly2]GLP-2微球的达峰时间与p[Gly2]GLP-2、PEG-p[Gly2]GLP-2相差不大,但半衰期为(72.20±6.02) h,平均滞留时间为(90.66±7.41) h。结果提示,经聚乙二醇(PEG)修饰后p[Gly2]GLP-2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半衰期延长、达峰时间滞后、平均滞留时间延长、血浆清除减慢、生物利用度更高;p[Gly2]GLP-2微球半衰期更长,且持续稳定的释放,操作便利。

  • 饲粮添加苹果果胶寡糖对断奶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苹果果胶寡糖(apple pectic oligosaccharide,APOS)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4只健康的断奶Wistar大鼠,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800 mg/kg APOS的饲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APOS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APOS可显著提高断奶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降低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饲粮添加APOS还可显著提高空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此外,饲粮添加APOS也提高了盲肠食糜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降低了盲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大鼠的饲粮中添加APOS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而这可能源于其改善了大鼠抗氧化能力、空肠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结构。

  • 大豆异黄酮对肥胖肠道瘦素介导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肠道瘦素介导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的干预机制。选取80只5周龄SD雄性大鼠动物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12只)和高脂饲粮组(68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高脂饲粮,饲喂9周后高脂饲粮组大鼠成功建立食源型肥胖大鼠模型。将40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大豆异黄酮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和肥胖对照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50、150、450 mg/kg BW的SIF提取物,基础饲粮组和肥胖对照组灌胃不含SIF提取物的溶媒剂。大豆异黄酮连续干预肥胖大鼠5周,监测大鼠体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研究大鼠肠道中长型瘦素受体(OB-Rb)、Janus激酶2(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细胞因子信号3抑制因子(SOCS3)和神经肽Y(NPY)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显示:试验各时期基础饲粮组大鼠体重均极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1)。SIF干预5周后,与肥胖对照组相比,各SIF干预组大鼠体重均下降,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其中中、高剂量组极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1)。各组大鼠OB-Rb、JAK2、p-STAT3、SOCS3和NPY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均有表达;同基础饲粮组相比,肥胖对照组大鼠上述5种因子在个肠段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大豆异黄酮干预组中OB-Rb、JAK2、p-STAT3和NPY的表达量在各肠段均较肥胖对照组增多,总体呈现剂量依赖性。由此得出,大豆异黄酮可通过增加肠道中OB-Rb的表达,激活JAK,加速STAT的磷酸化,改善能量代谢,减弱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状态,从而起到减重作用。

  • 麦麸阿魏酰低聚糖对敌草快致氧化应激血浆和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以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混合菌种发酵小麦麸皮,通过Amberlite XAD-2柱分离纯化制备麦麸阿魏酰低聚糖(feruloyl oligosaccharides,FOs),探讨麦麸FOs对敌草快(diquat)诱导的大鼠氧化应激是否有缓解作用。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断奶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未攻毒组、攻毒组、攻毒+100 mg/kg BW麦麸FOs组、攻毒+200 mg/kg BW麦麸FOs组、攻毒+300 mg/kg BW麦麸FOs组组和攻毒+100 mg/kg BW维生素C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鼠,各组大鼠均饲喂相同的商业饲料。麦麸FOs和维生素C配制成水溶液,采用灌胃的方式给予,未攻毒组、攻毒组用生理盐水替代,灌胃体积0.2 mL,连续灌胃15 d。灌胃结束当天,未攻毒组大鼠注射0.3 mL生理盐水,其他5组按0.1 mmol/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0.3 mL敌草快。敌草快攻毒12 h后取样,分析各组大鼠血浆以及肝脏、肾脏和回肠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显示:1)通过混菌发酵小麦麸皮制备麦麸FOs,利用Amberlite XAD-2柱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的麦麸FOs浓度为0.059 mmol/g。2)腹腔注射敌草快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P<0.05),显著降低大鼠肝脏中T-AOC,CAT、GSH-Px活性及GSH含量(P<0.05),显著降低大鼠肾脏中T-AOC及CAT、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大鼠回肠中T-AOC,CAT、GSH-Px活性及GSH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8-OHdG含量(P<0.05)。3)在敌草快引起的氧化应激状态下,灌胃一定剂量的麦麸FOs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血浆中SOD(400 mg/kg BW)、GSH-Px活性(100和200 mg/kg BW)以及GSH含量(100和200 mg/kg BW),显著提高大鼠肝脏中T-AOC(100、200和400 mg/kg BW),CAT(200和400 mg/kg BW)、SOD(100、200和400 mg/kg BW)和GSH-Px活性(100、200和400 mg/kg BW)以及GSH含量(100、200和400 mg/kg BW),显著提高大鼠肾脏中T-AOC(400 mg/kg BW),CAT(200 mg/kg BW)和GSH-Px活性(200和400 mg/kg BW)以及GSH含量(400 mg/kg BW),显著提高大鼠回肠中T-AOC(200 mg/kg BW),SOD(400 mg/kg BW)和GSH-Px活性(100、200和400 mg/kg BW)以及GSH含量(100、200和400 mg/kg BW),显著降低血浆和各组织中8-OHdG含量(血浆、肾脏、回肠:100、200和400 mg/kg BW;肝脏:100 mg/kg BW)(P<0.05);且灌胃200、400 mg/kg BW麦麸FOs后,大鼠血浆和组织中部分抗氧化相关指标可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水平。综上所述,本试验制备的麦麸FOs可以通过有效提高大鼠血浆和组织中抗氧酶活性和GSH含量,降低DNA氧化应激代谢产物8-OHdG的含量,有效缓解由敌草快诱导产生的氧化应激。

  • 含钒蛋黄粉对生长、氧化应激状态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钒是一种重金属,过量的摄入会造成蛋鸡氧化应激,降低鸡蛋品质并残留到鸡蛋中,影响鸡蛋的安全。本研究主要通过给大鼠饲喂含钒的蛋黄粉,考察其对大鼠生长性能、氧化应激状态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评价钒(有机钒)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依据。选用27只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单笼饲养,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9只,分别在饲粮中添加600 g/kg采食3种钒水平(0、5和10 mg/kg)饲粮的蛋鸡所产鸡蛋制备的蛋黄粉。经实测,3种饲粮分别含钒0.107、0.137和0.164 mg/kg。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3个处理大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浆甘油三酯、丙二醛(MDA)、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脏、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肝脏ALT、AST活性、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活性,以及肝脏、肾脏组织结构、肾脏钒残留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处理1相比,处理2、3大鼠肝脏醌氧化还原酶1(NQO1)活性显著下降(P<0.05),NQO1和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mRNA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大鼠饲粮中添加600 mg/kg含钒量分别为0.107、0.137、0.164 mg/kg的蛋黄粉对大鼠生长性能和机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含钒0.137、0.164 mg/kg可以降低NQO1酶活性并下调抗氧化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

  • 高脂饲粮和高碳水化合物饲粮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以相同代谢能水平为基础,研究高脂饲粮和高碳水化合物饲粮对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3个组分别饲喂高脂饲粮(HF组)、高碳水化合物饲粮(HC组)和对照饲粮(CON组),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HF组、HC组大鼠的初重、末重、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和HF组相比,HC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HC组和CON组相比,HF组大鼠血清葡萄糖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ON组相比,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HF组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4)与CON组相比,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CON组和HC组相比,HF组大鼠肝脏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所述,相同代谢能水平下,HF组和HC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增加。HC组大鼠血脂升高;HF组大鼠血清葡萄糖、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升高,血清尿素氮含量下降。HF组和HC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且通过肝脏PEPCK和SREBP1基因表达调控途径影响脂肪代谢。

  • 抗人卵泡刺激素受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实验骨质疏松的抑制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近年来,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得到了证实。卵泡刺激素受体(FSH receptor,FSHR)在成熟的人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前体即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成为阻断FSH 作用的潜在靶点。本实验制备高滴度的兔抗人FSHR 多克隆抗体,采用双侧去卵巢手术方法建立SD (Sprague-Dawley)大鼠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观察抗FSHR抗体对大鼠实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卵巢摘除(ovariectomized,OVX)大鼠经抗FSHR多抗和亮丙瑞林(leuprorelin ,LE)治疗两周后,与PBS对照组相比,血清FSH和黄体酮(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显著降低(P0.05)。另外,骨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多抗和LE治疗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增加,断裂现象较少。这些结果初步表明,采用抗FSHR抗体对SD 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