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蓖麻根腐病抗性鉴定及其 SSR 标记的初步建立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6-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蓖麻根腐病是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根部病害,严重威胁蓖麻产量。 由于缺乏抗源,制约了抗病品种的选育。为寻找抗病种质、建立抗性分子标记,本研究对 252 份材料的抗性进行了表型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1)浓度为 1×106 个∙mL-1 的孢子 悬浮液灌根是一种有效的接种方法;以接种后枯萎天数为基础的 5 级评价法,可作为鉴定标 准。(2)鉴定出了 130 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的 105 份。(3)野生材料中抗病材料比例(66%) 远高于栽培材料(35%),建议将野生材料,尤其是中国华南野生材料的研究利用作为今后 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4)初步建立了 8 个与抗性关联的 SSR 标记。该结果提供了有效的 根腐病抗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筛选出了一批育种迫切需要的抗病基因资源,初步建立了 可用于辅助选择的 SSR 标记,为蓖麻抗根腐病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 稀有濒危植物贵州红山茶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贵州红山茶(Camellia kweichowensis)是红山茶组中稀有5 室蒴果代表种之一,具有重要物 种生物学意义和经济利用价值,为探索贵州红山茶物种稀有濒危原因,解决资源保护利用科学问题, 采用样方法与实测法调查,通过种群年龄结构和生存力分析,开展种群结构动态量化特征和未来发 展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红山茶原生植被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特征典型,常绿落 叶阔叶混交林占主体林分,华山松(Pinus armandii)+桦木(Betula luminife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蓝果树(Nyssa sinensis)+山茶(Camellia sp.)+铃木(Eurya sp.)+木荷(Schima sp.) 等针叶阔叶混交林常见。(2)贵州红山茶植物种群结构为增长型,以小树和中树龄级阶段植株为 主体,占种群数量的73.02%;种群存活曲线Deevey-Ⅱ型特征明显,种群生命期望值在幼苗期达到 最大值,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种群数量动态分析表明种群幼苗库丰富,但响 应生境外的干扰敏感,幼苗存活至Ⅶ龄级植株概率陡降至36.17%,整体上表现呈“Ⅳ龄级前增长 -Ⅳ龄级后衰退”的特点。(3)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贵州红山茶在未来2、4、6、8、10 个径 级的生长期之后,种群动态趋向于中树(Ⅴ~Ⅶ龄级)、大树(Ⅷ~Ⅹ龄级)和老树(Ⅺ~ⅩⅢ龄 级)的态势。综上结果表明,贵州红山茶由于生境资源及空间有限性导致种群内部或者不同物种间 的竞争加剧,使种群幼苗存活率降低和低龄级植株数量减少,以及人类掠夺性采伐造成的成年植株 死亡率增高,致使其种群数量增加及种群扩散受阻,分布区狭窄,物种趋于濒危。

  • 贵州石笔木种子内源有机化合物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3-1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采用浸提法和GC-MS检测了贵州石笔木种子内源有机化合物种类、相对含量,以及种皮和胚乳在不同溶剂、温度和浓度条件下的浸提物活性。结果显示:(1)种皮和胚乳中皆含有有机酸、烯、酯、醇、醛、酚等6类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种皮含有机酸7种、烯类1种、酯类5种、醇类3种、醛类3种、酚类1种,胚乳含有机酸6种、烯类1种、酯类1种、醇类1种、醛类1种、酚类1种;(2)种皮浸提物活性显著高于胚乳浸提物活性(P<0.05),且其烯、醛、醇和酯类含量分别高出胚乳含量的8.78%、2.66%、2.15%和1.70%,可能是对种子萌发起主要作用的内源抑制物质;(3)不同条件下处理的浸提液均能显著抑制白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浸提液抑制物活性表现为醇溶剂大于水溶剂,并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初始温度为100 ℃时,浸提液抑制活性达到最大值。贵州石笔木种子的内源有机化合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探索其与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解决种子萌发育苗的关键技术及在农林业生产中应用,这在植物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生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