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菜籽油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的探索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菜籽油是我国的重要国产植物油之一,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是影响其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产蛋期蛋鸡体内脂肪代谢强度大,油脂的种类和水平影响蛋鸡脂肪代谢,且油脂是蛋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鸡蛋品质与蛋鸡饲粮中的油脂品质和添加量息息相关。本文概述了油菜品种、菜籽油分类、菜籽油脂肪酸组成,侧重分析了菜籽油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菜籽油对脂肪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等方面的影响探索了其机理,以期为菜籽油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低出生重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精氨酸的营养效应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出生重(LBW)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饲粮添加精氨酸的营养效应。试验选用30头4日龄的仔猪,包括10头正常出生重(NBW)和20头LBW仔猪,NBW仔猪饲喂基础饲粮(Ⅰ组),LBW仔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L-精氨酸的饲粮(Ⅲ组),人工乳饲喂21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脾脏Toll样受体2、核转录因子-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胸腺MyD88和p38 MAPK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胸腺精氨酸酶2(ARG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与Ⅱ组相比,Ⅲ组仔猪末重、ADG和ADFI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P=0.07),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胸腺指数有提高的趋势(P=0.07),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提高趋势(P=0.05),脾脏干扰素-γ(IFN-γ)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脾脏p38 MAPK表达量有提高的趋势(P=0.08)。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与NBW相比,LBW降低仔猪生长性能、血清IgG含量、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脾脏和胸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和胸腺ARG2表达量;饲粮添加1.0%精氨酸提高LBW仔猪生长性能、血清IgA和IgM含量、脾脏指数和脾脏IFN-γ表达量,说明饲粮添加精氨酸有改善LBW仔猪免疫功能的作用,部分指标可达到NBW仔猪的水平。

  • 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食糜菌群数量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食糜菌群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61.67±2.01) 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直链/支链淀粉比为0.26(LD组)、0.37(CD组)、0.47(MD组)和0.98(HD组)的试验饲粮。试验至猪平均体重达120 kg时结束。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饲粮总能、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线性降低(P<0.05)。与LD组相比,MD和HD组饲粮总能、粗灰分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HD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也显著降低(P<0.05);与CD组相比,HD组饲粮总能、粗灰分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2)HD组育肥猪回肠食糜pH显著低于LD、CD和MD组(P<0.05)。3)随着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盲肠食糜丁酸浓度及结肠食糜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增加(P<0.05),盲肠食糜丙酸浓度有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的趋势(0.05≤P≤0.10),结肠食糜乙酸浓度有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与LD和CD组相比,HD组育肥猪盲肠食糜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与LD组相比,HD组育肥猪结肠食糜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4)盲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随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5)。MD和HD组育肥猪盲肠食糜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LD组(P<0.05);HD组盲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与HD组相比,LD组育肥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LD、CD和MD组背最长肌中GPR43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增加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可降低育肥猪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变后肠食糜菌群组成,增加后肠食糜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影响肌内脂肪沉积。因此,适宜的饲粮直链/支链淀粉比有利于改善育肥猪肠道健康和猪肉品质。

  • 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茶多酚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茶多酚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脂质代谢指标和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480羽65周龄罗曼粉壳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纯度为63.58%,其中儿茶素含量为40.20%)的试验饲粮,预试期2周,正试期9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产蛋率(第1~3周、第4~6周和第1~9周)、平均日采食量(第1~3周、第4~6周、第7~9周和第1~9周),显著升高料蛋比(第1~3周和第4~6周);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组的平均蛋重在第1~3周、第4~6周和第1~9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饲粮添加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66、1 333和2 666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高剂量(1 333和2 666 mg/kg)的茶多酚会降低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但可以提高鸡蛋的哈夫单位,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蛋黄胆固醇含量,并上调肝脏AMPK基因的表达。

  • 饲粮纤维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肠道屏障主要包括肠道内正常菌群、黏液层、肠上皮细胞以及免疫屏障,肠道屏障功能与饲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饲粮纤维是指在哺乳动物肠道内不能被其内源消化酶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通常被称为非淀粉多糖(NSP),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β-葡聚糖等,具有增强肠道黏膜屏障、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改善益生菌和致病菌的比例等作用。本文综述了饲粮纤维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期促进纤维在猪生产中被合理、有效地利用。

  • 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胫骨质量和血浆钙磷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胫骨质量和血浆钙磷代谢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即3个钙水平(3.0%、3.5%和4.0%)和3个维生素D3添加水平(0、2 500和5 000 IU/kg)。选取60周龄罗曼粉壳蛋鸡810只,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维生素D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3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5)。2)与未添加维生素D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3组蛋壳强度、蛋壳重和蛋壳比重极显著升高(P0.05)。3)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3对蛋鸡胫骨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饲粮钙水平为4.0%时,胫骨强度显著高于饲粮钙水平为3.0%和3.5%时(P0.05),与3.0%钙组相比,4.0%钙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结果显示,产蛋后期适当提高饲粮钙水平有利于蛋鸡生产性能,但维生素D3缺乏会降低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停产;饲粮添加2 500 IU/kg维生素D3既能满足产蛋后期蛋鸡对维生素D3的需求,同时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

  • 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苜蓿草粉对生长肉兔肠道形态、消化酶活性及盲肠发酵参数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苜蓿草粉对生长肉兔肠道形态、消化酶活性及盲肠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接近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兔。对照组(C组)和4个替代组(S25、S50、S75和S100组)分别饲喂5种不同比例(0、25%、50%、75%和100%)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苜蓿草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5 d。试验第15天早晨空腹称重后,从各组不同重复中选取4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兔,屠宰取小肠和盲肠组织、黏膜和食糜样品用于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小肠各段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及盲肠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S50组十二指肠中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S75和S100组(P<0.05),而各组间其他各肠道各消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以S50组消化酶活性较高。各组间盲肠pH和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丁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基于16S rRNA二代测序结果发现,C组与S100组盲肠微生物在门水平及在属水平上的组成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饲粮中苜蓿草粉不影响生长肉兔肠道形态、消化酶活性及盲肠发酵指标,大黑山薏苡草粉可完全替代生长肉兔饲粮中的苜蓿草粉,且推荐替代比例为50%

  •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复合添加剂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空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复合添加剂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空肠黏膜二糖酶活性和养分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20头平均体重(7.64±0.46) kg健康的(24±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ON组)和大肠杆菌组(ETEC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T组)和复合添加剂组(ABO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20 g/t硫酸黏菌素+40 g/t杆菌肽锌)和复合添加剂(3 000 g/t苯甲酸+400 g/t凝结芽孢杆菌+400 g/t牛至油)的试验饲粮。试验第22天,ETEC、AT和ABO组仔猪灌服含3×1011 CFU大肠杆菌的培养液,CON组仔猪灌服相同剂量的无菌培养液。试验期共26 d。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ETEC组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显著提高(P<0.05),血清和空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空肠黏膜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有降低空肠黏膜T-AOC和T-SOD活性的趋势(P<0.10)。与ETEC组相比,ABO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仔猪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空肠黏膜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空肠黏膜T-AOC和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空肠黏膜SGLT1和寡肽转运蛋白1(PepT1)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此外,与AT组相比,ABO组仔猪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T-AOC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复合添加剂可显著缓解大肠杆菌攻毒诱导的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抗氧化能力,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吸收功能。

  • β-葡聚糖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β-葡聚糖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探明β-葡聚糖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96头20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猪,按体重和性别比例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 β-葡聚糖。试验期为10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改善饲粮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显著提高猪只胴体长和肌肉pH(P<0.05),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P<0.05),显著改善肉色(P<0.05),同时显著提高肌肉中肌苷酸含量(P<0.05),改变猪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比例,从而改善肉的风味。综上,饲粮中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可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消化率,提高胴体长,改善猪肉品质。

  • 黄曲霉毒素B1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肝脏组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考察黄曲霉毒素B1(AFB1)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肝脏组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32头胎次相近、21日龄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含有0.3 mg/kg AFB1的饲粮(AFB1组)。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常规饲养管理,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试验结束时所有猪进行空腹称重后每组选取与平均体重相近的6头猪采集样品,考察生长性能、肝脏健康、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AFB1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AFB1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以及空肠隐窝深度(P0.05)。由此可见,饲喂含0.3 mg/kg AFB1的饲粮会导致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下降,肝脏组织和肠道健康轻微受损。

  • 长链非编码RNA对脂肪沉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bp的非编码蛋白质RNA,具有很弱或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能通过基因印记、表观遗传等,在转录或转录后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随着全球肥胖问题的加剧,调控脂肪代谢的因素成为研究者的焦点。近年来,随着lncRNA功能的不断发现,大量研究报道lncRNA对脂肪沉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正向促进和反向抑制脂肪沉积的lncRNA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喷浆玉米皮的肉鸭代谢能评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评定喷浆玉米皮在樱桃谷肉鸭上的代谢能,并建立其代谢能的化学组分预测方程。试验选择体重为(3.3±0.3) kg的56日龄樱桃谷肉公鸭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其中一组作为内源组。采用真代谢能(TME)评定法,强饲单一原料,强饲量为肉鸭体重的2%,禁食排空期为48 h,强饲后,用集粪袋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表明,喷浆玉米皮营养组分中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的变异较大,按照国际饲料分类方法,部分样品属于能量饲料,部分样品属于蛋白质饲料。喷浆玉米皮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分别为(6.36±1.61)、(6.58±1.57)、(7.84±1.54)、(7.29±1.50) MJ/kg,变异较大,且其TMEn的最优预测方程为:TMEn=-0.219 NDF+16.940(R2=0.881 4,P=0.001 7)。由此可见,不同批次喷浆玉米皮在樱桃谷肉鸭上的AME、TME、AMEn、TMEn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化学组分建立的喷浆玉米皮TMEn的预测方程决定系数(R2)较大,说明方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参考意义。

  • 壳寡糖对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空肠养分消化和转运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壳寡糖(COS)对正常饲养和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空肠养分消化和转运能力的影响。选择24日龄、平均体重(7.34±0.09) kg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24头,按照2×2双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COS组、敌草快(diquat)组和COS+diquat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试验期28 d。饲粮COS添加量为50 mg/kg,饲喂贯穿试验全程,于试验第22天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10 mg/kg体重的diquat,无腹腔注射diquat试验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试验第18~21天采用内源指示剂法进行消化试验,第22天早上试验猪空腹前腔静脉采血后再进行diquat处理,第29天早上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后屠宰取空肠黏膜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注射diquat前,饲粮添加COS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降低料重比(F/G)的趋势(P=0.09);显著升高仔猪对饲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能量、粗灰分、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升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2)注射diquat极显著降低仔猪的ADG和ADFI(P<0.01),极显著升高F/G(P<0.01);饲粮添加COS显著抑制注射diquat导致的ADG的下降(P<0.05)。3)注射diquat极显著降低仔猪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显著降低空肠黏膜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的活性和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钠/葡萄糖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COS显著升高氧化应激仔猪的血浆SOD活性和T-AOC(P<0.05),显著缓解空肠黏膜二糖酶活性的降低及GLUT2和SGLT1 mRNA表达量的下调(P<0.05)。由此可见,正常饲养条件下,饲粮添加50 mg/kg COS可显著改善仔猪对饲粮的养分消化率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降低F/G的趋势;氧化应激条件下,COS可通过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缓解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提高应激仔猪的空肠养分消化和转运能力,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增重下降。

  • 不同来源豆粕对大恒肉鸡的能量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运用真代谢能(TME)法,在适宜强饲基础上,评定不同来源豆粕对大恒肉鸡能量和氨基酸的营养价值。从四川省的饲料企业随机收集12个豆粕样品,评定代谢能和氨基酸真利用率(TAAA)。代谢能评定分3批次代谢试验,每批48只正常大恒肉公鸡,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TAAA评定分3批次代谢试验,每批36只去盲肠鸡,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批设1个内源组,批次之间设10 d恢复期。采用TME法测定,试验鸡饥饿48 h,强饲2%待测饲粮,收集48 h排泄物;内源组饥饿48 h,收集48 h排泄物。结果显示:12个豆粕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粗脂肪(EE)、粗灰分(ash)含量和总能(GE)的平均值分别为85.74%、52.81%、、13.61%、6.47%、6.67%、1.52%、6.63%和19.790 MJ/kg;其中,NDF、CF和EE的变异系数(CV)大于15%。12个豆粕氨基酸含量平均值为0.56%~7.99%,CV为6.36%~10.94%;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26%,CV为7.35%;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4.66%,CV为7.10%;总氨基酸含量为43.92%,CV为7.18%。12个豆粕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平均值分别为12.523、12.933、12.795和12.339 MJ/kg,不同来源差异显著(P<0.05);TAAA平均值为78.16%~94.38%,不同来源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1)12个不同来源豆粕代谢能值存在差异,AME、AMEn、TME和TMEn的平均值为12.523、12.933、12.795和12.339 MJ/kg;2)不同来源的豆粕对于大恒肉鸡的TAAA存在差异,总必需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平均值为84.32%。

  • 大恒肉鸡对不同来源菜籽粕的代谢能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恒肉鸡运用真代谢能(TME)法对不同来源菜籽粕的代谢能(ME)和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从四川省的饲料企业随机收集12个菜籽粕样品,评定其ME和氨基酸真利用率(TAAA)。ME评定:分3批代谢试验,每批48只正常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TAAA评定:分3批代谢试验,每批36只去盲肠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批做1个内源组,每批之间设10 d恢复期。试验采用TME法测定ME,试验鸡饥饿48 h,然后按体重2%强饲待测饲粮,收集排泄物48 h;内源组鸡饥饿48 h,再继续饥饿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显示:1)12个菜籽粕样品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7.67%、42.10%、19.75 MJ/kg、39.99%、16.13%、15.15%、2.40%和9.10%;其中,NDF、ADF、EE和ash的变异系数(CV)大于15%。2)12个菜籽粕样品的表观代谢能(AME)、氮矫正表观代谢能(AMEn)、TME和氮矫正真代谢能(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8.627、9.029、9.326和8.970 MJ/kg,不同来源菜籽粕的ME差异显著(P<0.05)。3)12个菜籽粕样品的氨基酸的平均含量为0.72%~6.55%,赖氨酸的CV最大,为18.97%。4)12个菜籽粕样品的TAAA的平均值为68.37%~88.92%,不同来源菜籽粕的TAAA差异显著(除蛋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外)(P<0.05);必需氨基酸真利用率的平均值为70.81%,非必需氨基酸真利用率的平均值为70.43%,总氨基酸真利用率的平均值为70.45%。以上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菜籽粕的AME、AMEn、TME和TMEn存在差异;2)大恒肉鸡对不同来源菜籽粕的TAAA存在差异。

  • 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桑叶含有较为平衡而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物质。作为饲料原料,其适口性良好,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较高,可以改善畜禽健康和提高产品品质风味,已成为饲料资源开发的热点。本文就桑叶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比较研究固态发酵菜籽粕和菜籽粕对生长肉兔的营养价值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比较固态发酵菜籽粕(SFRSM)与菜籽粕(RSM)在生长肉兔上的营养价值,为家兔饲料原料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在测定SFRSM和RSM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将36只42日龄、遗传背景相同的健康法国伊拉商品兔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12只/组),饲养于粪尿可分开的代谢笼中,每笼1只,分别饲喂1种基础饲粮和2种试验饲粮(85%基础饲粮+15% SFRSM或RSM),进行体内消化试验。试验期11 d(预试期7 d,收集期4 d)。结果显示:1)与RSM比,SFRSM的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异硫氰酸酯(ITC)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氨基酸全肠表观消化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Asp、半胱氨酸(Cys)、甘氨酸(Gly)、Ile、酪氨酸(Tyr)和缬氨酸(Val)全肠表观消化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结果表明,总体而言,SFRSM对生长肉兔的营养价值高于RSM。

  • 饲粮中添加香菇多糖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香菇多糖对断奶大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健康的断奶Wistar大鼠,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2个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了84 mg/kg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有效含量为30%)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血清和空肠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不同程度降低了血清(P<0.05)和空肠(P=0.08)丙二醛含量;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大鼠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此外,饲粮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提高了断奶Wistar大鼠盲肠食糜中乳酸菌的数量(P=0.07),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并显著提高了盲肠食糜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大鼠饲粮中添加84 mg/kg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有效含量为30%)可以改善其抗氧化能力、空肠黏膜形态结构和盲肠菌群结构,进而提高生长性能。

  • 紫锥菊及其提取物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近年来,大量体内与体外试验研究表明,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发挥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本文现将近年来体内和体外试验中紫锥菊及其提取物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做简要概述。

  • 大豆磷脂油有效能值评定及其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1旨在评定大豆磷脂油的有效能值;试验2旨在研究大豆磷脂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脂质代谢及直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1(代谢试验):选用16头平均体重(27.54±1.20) 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4%大豆磷脂油替换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4 d。试验2(饲养试验):选用54头23日龄断奶、初始体重(6.50±0.48) kg“杜×长×大”仔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含2%大豆油,对照组)、1.0%磷脂油饲粮(大豆磷脂油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50%大豆油,即含1.0%大豆油+1.0%磷脂油)和1.5%磷脂油饲粮(大豆磷脂油等能替代基础饲粮中50%大豆油,即含1.0%大豆油+1.5%磷脂油),试验期35 d。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磷脂油的表观消化能为31.32 MJ/kg,表观代谢能为30.07 MJ/kg。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第15~35天,1.0%、1.5%磷脂油饲粮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提高了6.23%和3.13%,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了6.66%和5.28%(P>0.05);第1~35天,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ADFI和ADG分别提高了5.34%和5.64%(P>0.05)。2)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分别降低了5.81%和13.41%(P>0.05)。3)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0.91%和12.80%(P>0.05);1.5%磷脂油饲粮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7.27%、5.33%和10.53%(P>0.05)。4)第15天,1.0%和1.5%磷脂油饲粮组仔猪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分别降低了4.88%和4.12%(P>0.05);第36天,1.0%磷脂油饲粮组仔猪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了4.88%(P>0.05)。综上可见,大豆磷脂油的表观消化能为31.32 MJ/kg,表观代谢能为30.07 MJ/kg;饲粮添加1.0%大豆磷脂油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大豆油,可一定程度提高仔猪ADFI和ADG,降低腹泻率和直肠粪便大肠杆菌数量。